Q1. 请问您的性别是?(单选,必答)
男士
女士
Q2. 您的年龄是?(单选,必答)
30岁以下
30-39岁
40-49岁
50-59岁
60-69岁
70岁以上
Q3. 您的收入水平?(单选,必答)
低于4000元
4000~6000元
6000~8000元
8000~10000元
10000元以上
Q4. 您的职业是?(单选,必答)
专业人士(教师/医生/律师等)
服务业人员(餐饮服务员/司机/售货员等)
自由职业者(作家/艺术家/摄影师/导游等)
工人(如工厂工人/建筑工人/城市环卫工人等)
事业单位/公务员/政府工作人员
公司职员
在读学生
家庭主妇
其他(个体户/商人等)
Q5. 您的受教育程度?(单选,必答)
小学
中学
大学
大学以上
Q6. 你的孩子就读的学校?(单选,必答)
大城市或中等城市重点中学
大城市或中等城市普通中学
县城(地级市)、镇重点中学
县城(地级市)、镇普通中学
Q7. 你的孩子学习过音乐、美术、摄影、舞蹈或其他相关艺术吗?(单选,必答)
学习过舞蹈
学习过乐器
学习过声乐
学习过美术(绘画、雕刻等)
学习过摄影
从未学习过
其他
Q8. 你的孩子所在的年段?(单选,必答)
初一-初二年段
初三年段
高一-高二年段
高三年段
Q9. 你的孩子现在还在学习上述艺术形式吗?(单选,必答)
仍坚持学习(舞蹈、乐器、声乐、美术、摄影请注明你所学习的艺术形式)
偶尔练习作为课余消遣
已经完全放弃
Q10. 你认为你的孩子对以下艺术形式的了解程度?(了解相关艺术的专业知识、其领域的杰出代表及作品、
艺术特点或发展历史等,即能够欣赏相关艺术形式)(单选,必答)
有相对充分的了解(舞蹈、乐器、声乐、美术、摄影请注明你所了解的艺术形式)
有少量相关知识(舞蹈、乐器、声乐、美术、摄影请注明你所了解的艺术形式)
完全不了解
Q11. 你如何看待孩子所在学校相关艺术活动的设置与内容?(单选,必答)
很有趣味性,可以充分调动大家积极性
过于呆板严肃,无法给学生自由展现的空间
内容充实,但同学由于时间限制等原因参与积极性不够
次数极少,活动组织无序、不丰富、无趣味
没兴趣,不关注此类活动F、学校基本不开展此类活动
Q12. 你的孩子了解上述艺术知识的主要途径?(单选,必答)
音乐课、美术课等学校课程
相关社团、艺术节等学校课外活动
孩子对相关艺术的学习经历
美术馆、音乐会、摄影展等公共教育
相关书籍、杂志、媒体等
Q13. 你的孩子由于什么原因现在仍坚持(或已放弃)学习上述艺术形式?(单选,必答)
对此类艺术纯粹的喜好
家长要求自己继续学习
为自己赢得升学优势和竞争资本
课业繁重无暇练习
已无兴趣继续学习
已完成考级等认为继续学习无意义
其他
Q14. 美育建设的意义在于?(单选,必答)
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与完善
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有利于学生实现人格的现代化
有利于师生融洽教学关系
其他
Q15. 你如何看待孩子所在学校艺术课程?(单选,必答)
内容充实有趣,听后有收获,因而每堂课都认真参与
课堂枯燥无味,没有意义,因而从未认真听过
内容充实有趣,但由于课业繁重常常利用音乐美术课堂完成作业或补充睡眠
由于不列入考试范围,老师并未认真上课,自己也从未认真参与
其他
Q16. 你一年带孩子参观美术馆(或相关展览)、参加音乐会的次数?(单选,必答)
5次以上
2-5次
几乎不去
其他
Q17. 你对你所居住的美术展览、音乐会等公共艺术教育形式的看法?(单选,必答)
举办场次少、票价贵,想参加而没有机会
希望欣赏,但缺乏基本欣赏相关艺术形式的常识介绍
自己没有兴趣,因而从不了解
内容丰富,开展形式多彩,孩子非常喜欢
希望经常参加,但学业繁重时间不允许
其他
Q18. 你如何看待中学美育的意义?(单选,必答)
能够拓展知识面,帮助学生了解相关常识
能够陶冶情操,健全身心,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是发掘发展个人兴趣的途径
是放松心情调节压力的方法
意义不大,占用其他文化课程学习时间
其他
Q19. 你认为影响美育建设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单选,必答)
观念落后,必须在思想上与时俱进
经费不足,必须加强资金投入力度
组织不力,必须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参与
设施陈旧,必须增加各种必要先进设施
其他
Q20. 对于美育活动的开展形式,你更认同?(单选,必答)
活动形式
专家讲座
外出参观
其他
Q21. 对于我们本次调查,您认为还有什么需要改善的建议?